对成年后的非学校教育者的调查 I:研究发现综述
原文:A Survey of Grown Unschoolers I: Overview of Findings | Psychology Today
有 75 名曾接受过非学校教育的成年人参与,他们报告了自己童年和成年的经历。
发布于 2014 年 6 月 7 日 | 审稿人:Matt Huston
在进行本文描述的研究之前,我的同事 Gina Riley 和我开展了另一项研究,调查了非学校教育家庭的父母——在这些家庭中,孩子不去上学,也没有接受基于有培养方案指导的家庭教育,而可以对自己的教育负责。在 2011 年 9 月,我在博客(这里)以及各种网站上发布了参与调查的号召。在回复者中,一共有 232 户家庭符合我们的参与标准,并完成了问卷。大部分回应者都是母亲(只有 9 名是父亲)。在那项研究中,我们询问了他们为何选择非学校教育,他们如何走向非学校教育,以及根据他们的体会,非学校教育有哪些益处和挑战。
为描述研究结果,我在博客里发布了三篇博文——第一篇,第二篇,第三篇——此外我和 Gina 在 Journal of Unschooling and Alternative Learning 《非学校教育与其他学习方式期刊》(这里)发表了一篇相关论文。调查的参与者对非学校教育经历的态度是热情而积极的,这并不奇怪。他们描述的益处,包含了孩子心理生理健康改善,更好的社交生活,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学习态度的改善。他们也写道,一家人更亲近更和睦了,他们还不需要步步紧跟学校施加的时间安排。他们描述的挑战里,有跟那些不理解他们或者反对他们做法的人,解释他们非学校教育的做法,以及克服他们根深蒂固的教育观点。
看了这项调查的结果,我们开始好奇,除了他们的父母,那些非学校教育者对他们自己的非学校教育经历有什么看法。我们同样开始思考,如果那些长大的非学校教育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,他们的表现又是如何,除此之外,他们能否找到有成就感,有满足感的职业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针对成年非学校教育者开展调查,这也是本篇文章,以及本系列后续三篇文章所描述的。
我们对成年后的非学校教育者研究采用的调查方法
2013 年 3 月 12 日,我和 Gina 在这个博客上发布宣告(这篇)来召集调查参与者。其他人注意到了这篇宣告,并转载到了其他网站上,社交媒体上也有所流传。为保证参与者明白我们口中「非学校教育」的含义,我们在宣告中将其定义为:
「非学校教育不是学校教育。非学校教育的父母,不会把孩子送去上学,也不会在家里做学校里会做的事情。具体而言,他们不为孩子设置培养方案,不会为达成什么教育目的而要求孩子完成某项任务,也不测试孩子的进度。相反,他们让孩子拥有追随自己兴趣的自由,以及有自主学习所需知识的自由。他们可能用各种方式为孩子的学习提供环境和支持。通常而言,非学校教育者认为,人生学习实为一体。」
之后,宣言声明了参与者必须(a)至少十八岁;(b)(根据以上定义)在一般人读高中的年龄实施了两年以上的非学校教育;(c)没有上过高二高三。
宣言附上了 Gina 的邮箱地址,并要求申请者联系 Gina 以获得知情同意书和调查问卷。调查问卷询问了申请者的性别;出生日期;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和非学校教育的历史(每种教育的年限);选择非学校教育的原因(自己所认为的);在非学校教育的时段里,父母对他们教育的作用;非学校教育之后,他们接受的各种正式高等教育(包括他们如何成功申请,以及如何适应学校生活);他们目前的职业状况;他们成长期和现在的社交生活 ;非学校教育的利与弊;他们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非学校教育。
我们在宣告发布六个月之内都接受调查问卷的提交,Gina 和我会分别将问卷阅读两遍,并各自编写定性的编码系统(译注:一种对问卷调查回答进行分类和标记的方法),以将他们的回复分类。确定了编码系统之后,我们会各自重读回复,确定自己的编码选择,对于不一致的地方,我们会加以讨论来解决分歧。
参与者和三个组别的划分
共有 75 人符合标准,填写并提交了问卷。其中,65 人来自美国,6 人来自加拿大,3 人来自英国,1 人来自德国(在德国,非学校教育是违法的)。回应者的年龄中位数是 24 岁,年龄范围从 18 岁到 49 岁。有 8 人处于青春期,48 人 二十多岁,17 人三十多岁,2 人四十多岁。58 人(77%)为女性,16 人为男性,有一人自我定位为性别酷儿。女性比例较高,可能是因为女性相比男性更可能回复调查请求,而非因为更多女孩接受了非学校教育;实际上,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是男性接受非学校教育更多——不知为何,完成了调查的家庭中,接受非学校教育的男孩比女孩更多。
为能加以比较,我们根据回应者最后接受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年级,将他们划分为三组。第一组是完全非学校教育者——完全没接受 K-12 教育(译注:小初高),也没接受家庭教育(这里的「家庭教育」和报告其他地方,指的是在家里接受的学校式教育,不属于非学校教育)。第二组接受了 1 年或更长时间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,但都在六年级后停止了;第三组,则是在六年级之后接受了 1 年或更长时间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。因此,第二组的人可能接受了 1 到 7 年(K-6)的学校教育/家庭教育,而第三组的回应者可能接受了1 到 11 年的学校教育/家庭教育。
下面的表格具体说明了我们研究这三组人群的统计学发现。表头记录了每组人数。前三行分别说明了年龄中位数和范围,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年限之和的中位数和范围,以及每组女性占比。很显然,这三组的参与者数量、年龄中位数和女性占比大抵相似,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年限之和是不一样的。
非学校教育之后的正式高等教育
问卷的第五个问题是,「请简要描述你任何正式高等教育的经历,比如社区大学/大学/研究生学校。没有高中文凭,你是如何入学的?你之前都在进行非学校教育,你是如何调整自己,适应这种更正式的教育?请列举你获得的所有学位,以及你正在攻读的学位。」
在这个系列的后续文章里,我会更详细地描述他们的回复,我会大量引用他们的原话。在这里,我会简单总结我们编码分类回复得到的统计学发现。
总共有 62 (83%)名参与者表示,他们接受了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,其中包括职业训练(比如料理学校),社区大学课程,以及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。由表格第四行可见,三组的高等教育比例基本相同。
总共有 33 名(44%)参与者读完了本科学位或更高学位,或者目前是全日制本科学生。由表格第五行可见,选择攻读本科学位的可能性,与之前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,是负相关的关系。完全非学校教育的一组最可能攻读本科学位,而六年级之后接受了一定学校教育的一组,最不可能攻读本科学位。然而这种差别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(卡方测验得到 p=0.126).
选择读本科的 33 人中,有 7 人表示他们参加了相应测试以拿到普通教育文凭(General Education Diploma,GED),有 3 人表示他们通过在线流程拿到了学位。其他人没有高中学位也读上了本科,但有些人自制了学位证书,我们认为这种证书应该没有官方认可。33 人中只有 7 人表示,他们参加了 SAT 和 ACT 考试以申请大学。目前而言,这些年轻人读四年制大学最常见的敲门砖是社区大学。33 人中 21 人在申请四年制大学之前完成了社区大学课程,并在申请中用社区大学的成绩单作为敲门砖。有些人在比较小的时候就开始上社区大学课程了(有一人 13 岁开始,大部分 16 岁开始),这种程度上为他们的大学生涯获得了先发优势。他们将社区大学的学分转移到四年制大学,减少了修本科学位所需的学期数(以及学费)。有些人也提到通过面试和各种证书来申请大学。
他们选择的大学比较多样,从州立大学(比如南卡罗来纳大学和 UCLA),到常春藤大学(康奈尔大学),以及各种规模较小的人文大学(比如 Mt. Holyoke, Bennington, and Earlham)。
出人意料的是,从参与者反映来看,他们在大学体会到的学业困难非常少。从来没有在教室上课,或者阅读教科书的学生,斩获了全 A 成绩并拿到了奖学金,不仅在社区大学,而且在本科项目里。显然,没有学习他人强加的课标,并没有让他们缺少什么在大学成功所需的信息或技能。大部分人认为,相比他们的同学,他们具有学业上的优势,因为他们没有因为先前的学校教育而耗竭殆尽,并且在非学校教育中学会了自我导向与自我负责。他们认为上大学是他们自己的选择,并希望充分利用大学提供的资源。他们上大学本希望能沉浸在充满智力挑战的环境,相反,他们发现同学们对同学会派对和喝酒更感兴趣。我会在本系列下一篇文章对这些现象加以详细描述。
他们的职业情况
问卷第四题是:「你现在有工作吗?如果有,你在做什么?你现在的工作,和你非学校教育时期的兴趣/活动匹配吗?如果匹配请解释。」我们在分析这一问题的回答之后,又编制了跟踪问卷,发送给了全部参与者。我们让他们列举并描述他们做过哪些有薪酬的职位,我们据此来判断他们是否足以自给,并描述他们目前的职业理想。75 名参与者中有 63(84%)人回答了跟踪问卷。
在接受调查的时段,大部分回应者都在从事有薪酬的工作,当然全日制学生,以及孩子还小的母亲不在此列。回答跟踪问卷的人里面,有 78% 认为他们在财务上足以自给,不过有些人补充道,他们的收入并非丰厚,能财务独立的部分原因,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较节俭。有些人认为节俭是种美德,并表示相比那些更挣钱的工作,他们更喜欢从事那些他们喜欢并觉得有意义的工作。
总体而言,回应者的职业和工作相当多样,但在我们的定量分析和编码中,我们注意到了两条规律。
第一条规律是,根据我们的编码,有相当高比例的参与者的职业属于创意艺术类别——比如工艺、音乐、摄影、电影、写作等。总共有 36 名(48%)参与者从事这些职业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表格第八行里,完全非学校教育的一组中有 79% 的成员从事创意艺术职业。相比其他参与者,这组更有可能从事创意艺术类职业,这一观察是有极高统计学显著性的(根据卡方测试,p<0.001)。
第二条规律,是参与者中有很大比例是创业者。属于这一分类的参与者,会创建自己的生意,并以此为生,或者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。这一分类与创意艺术分类有很大重合,很多人在售卖自己的创意产品或服务。根据我们的分类,总共有 40 名(53%)参与者是创业者。从表格第九行可见,一直非学校教育的一组中创业者比例最高(63%),但在这个方面,组别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。
对于成年职业与童年兴趣和活动的关系这一问题,58 名(77%)参与者表示,这两者显然是彼此关联的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个关系是顺理成章的。艺术家、音乐家、戏剧方面等职业,都将童年兴趣无缝转化成了成年职业;从事艺术之外行业的人,同样描述了他们的童年兴趣自然演化为自己的职业。从表格第六行可见,完全非学校教育一组中,童年兴趣与成年职业紧密契合的人比例最高,不过这一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。
关于非学校教育者后续职业的这些规律,会在本系列第三篇文章,引用参与者的回复来详细描述。
他们对自身非学校教育经历的评价
问卷第七题是,「对你来说,非学校教育的主要优势是什么?请考虑你成长过程中的感受,以及你现在回顾过去的感受。在你看来,非学校教育怎样帮助你长大成人?」
几乎所有回应者都用各种方式描述,在非学校教育之中,他们自由而独立,并有时间来发现和探索。有 70% 的人也表示,他们的这些经历,让他们得以成长为自我驱动力强大而又自我引导的个体,很多人也写道,他们拥有了身处学校所决不能有的学习机会,他们能相对顺畅地过渡到成年生活,以及相比学校内的社交,他们在学校之外有了更加健康(混龄)的社交生活。
问题八写道,「对你来说,什么是非学校教育的主要不利之处?同样,请考虑你童年的感受,以及你现在的感受。对你来说,非学校教育是否阻碍了你转向成人生活?」
75 人回应者中,28 人表示非学校教育没有任何不利之处。在剩余 47 人中,最常见的不利之处包括:(1)处理其他人的指摘和对非学校教育的意见(至少有 21 人反映如此)(2)某些程度的社交孤立(有 16 人反映如此)(3)他们接触高等教育时,必须自我调整社交取向,以适应那些全程接受学校教育的人的价值观和社交方式(有 14 人反映如此)。
75 人中有 72 人认为,非学校教育利大于弊。只有 3 人持相反看法,其中有两人对于他们自身的非学校教育经历,以及一般意义非学校教育,表达了相当强烈的负面看法(本系列第四篇文章会详细描述)。
问卷第九题为:「如果你选择组建家庭或生孩子,你会为他们选择非学校教育吗?为什么,或者为什么不选择?」有一位回应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。剩余 74 人中,50 (67%)的回应可以认为是坚定的「会」,其中有 8 人已经有了到达入学年龄的孩子,并为他们选择了非学校教育。剩余回应者中,我们将 19 人的回应认定为「可能」(对他们而言,这个选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,如孩子的性格和意愿、另一位父母的同意与否、以及家附近有没有好的非传统学校),而 5 人的回应被我们认定为坚定的「不会」。回应者中总共有 3 人对他们自身的非学校教育经历不满意,而这 5 人中便有其中 2 人。至于 5 人中的另外 3 人, 虽然对他们自身的非学校教育经历持积极态度,但不会为他们的孩子选择非学校教育,有各种原因。
在本系列第四篇文章,会更深入描述这些回应者对于非学校教育之利弊的感受。
本调查的局限性
当然,本研究有一大局限,就是参与者是自我选择的样本,而非从成年非学校教育者中随机挑选的样本。在前文也提到了,响应本研究的男性相对较少。更大的问题在于,这一样本中,那些对非学校教育体验和他们的后续生活非常满意的人群,可能其比例比实际更高,因为这一人群相比不满意的人群更可能参与研究。因此,这一研究不能作为依据,来支持关于整个非学校教育人群的体验和感受的较强主张。不过,这一研究无可置疑地反映了,采取非学校教育,并走向令人满意的成人生活,是有可能的。对于回复了我们调研的这部分人群,在高等教育,理想职业,以及各种有意义的生活体验上,非学校教育似乎是利大于弊的。
请期待本系列剩余三篇文章的发布(稍后逐篇发布),届时您将能够阅读到这些成年非学校教育者,用自己的话讲述他们的感受。
--------------
此时此刻,你对这一切有什么看法?……这篇文章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为所有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。你的疑问、感悟、故事、观点都会被我以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尊重,无论我们是否赞同。文章的原网址 Psychology Today 不支持评论了,但你可以在我的脸书上留言……关注我之后,我们可以讨论更多有趣的话题。(当然,鼓励大家在这篇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发言——译者注)
----------------
关于教育自决的人类本性,请参见《玩耍精神》)。
注:本文章头图《非学校教育入门》由 Idzie Desmarais 绘制。Idzie 是「幼儿园辍学生」,她写了篇很棒的博客,名为《我没有上过学。不错我会写字》。她的网站上有一系列青年成年非学校教育者撰写的博客,以及一些对成年非学校教育者的采访。